如此博大的武术智慧,我们如何传承?
孔子曰:“智者不惑”,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可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那如何传承武术的智慧,才能成为“不惑的智者”呢!
战场争杀——博弈的智慧
“武”是从原始的生存技巧演化而来,要生存,就要与兽搏与人斗,历经千万年的沉淀,产生了自觉运用有效的击刺、攻防的动作的观念。予“武”于简易的“术”。《晏子春秋》曰:“凡气血者,皆有争心。”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促进了武术(技击性)的演进。在战场,“武术”可谓生死攸关的大事。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智慧体现的多是“制人保己”。
修身养性——生存的智慧
当武术退出军事舞台,武术的*优价值也由战场上杀敌制胜的手段,变为自我的修身养性。“健身强体,身心两健”变成了重要理念,武术作用的对象也由“制人”变为“修己”。武术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汲取养分,结合以“仁”为重要的儒家思想,把武术战斗的力量,杀伐的手段,纳入的伦理法则之中(武德),使习武者内修为“克己谦逊”的仁者;又受本土道家的影响,强调运用身体之本,探求“万物之根、宇宙之本、运动之理、人类之始”的“道”,而生讲究“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的太极拳;探寻“五行之理”的形意拳;以“周易卦象”命名的八卦掌等。
习武者,要想有所成就,必经武术“三年小成,五年中成,十年大成”的低效成才征程,在这漫漫的道路上,一点点铸就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性格,正确的道德观,坚贞的心志”。经“日积月累,寒暑不间”的训练,逐渐体悟“顺先天自然之能力,使全体得到充分之发展,谋一生*久之健康,然后运用技能,适环境”的境界。
天人合一——相处的智慧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重要与精神实质,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武术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表现为“合”字上。一是动作的“合”——动作讲究和谐、协调,是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二是“人与自然的‘合’”——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顺乎自然,其运动也要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平和。三是与自然他物的“合”——师法自然的象形拳,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动作、姿态。那么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处,又是否和谐,是否领悟到了相处的智慧?
“重人贵生”是中国武术的灵魂中国哲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人的生存位置的思考, 探讨人在宇宙中的价值。产生于周、秦之际的《礼运》中指出,“人者, 无地之心也”, 推重生命的不朽性。荀子在《王制》中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知且有义, 故*为天下贵也”。明确提出人的重要位置。老子也有类似论述。宋代著*学者邵雍在《皇极经世》中分析到,“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 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 耳能收万物之声, 鼻能收万物之气, 口能收万物之味。”在这种“重人”的价值观作用下, 确立了中国哲学以“贵生”的“人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框架结构。
“贵生”思想在古代生活实践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样也影响到了武术领域。它对习武宗旨, 用武规范作了种种界定, 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促进了武术养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重人贵生”的观念促进武术在“攻与防”的同时, 关注“养已”的成分, 从而产生了“固本强元、健身与防身”并举的机制。
健康、长寿、愉快是中华武术的生存智慧
健康、长寿、愉快始*是中华武术所追求的境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亦是中华武术的生存智慧。中华武术是将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理论、养生智慧融为一体的实践活动,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世界遗产。
武术是个体用以养生、强身、防身、修身养性、自娱娱人的综合使用技术,它是增强民族体质良好手段,是塑造民族灵魂的心灵之窗。其功能的复杂性和*越性是西方体育难以比拟的。
道家将生命看成*宝贵的东西,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9〕。道家追求长寿成仙,与世界其他宗教不同,道家修今生今世,是朴素现实的宗教思想,注重现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来世,是中国宗教的生存大智慧。中华武术将这种思想演变成习武的宗旨在于强身健体。
著*的物理学家、若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认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健康、长寿、愉快,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才深刻认识到的道理。我们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感悟到这个深刻道理,并且付诸实践,不断加以完善,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和超前意识。
中华武功的本质是帮助人探索宇宙人生奥秘的;是通过神意气形之千锤百炼的磨砺,让精神之光普照自己的人生大道。我们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所经历所追寻所向往的,其实就是让无明的自我,找到光明的自我的过程,而中华武功就是让人通向光明的自我的一把钥匙。中华武术充满着生存智慧。
总之,武术寓意的智慧浩瀚无边,这简短的文字只是“沧海一粟”,但在此只为抛砖引玉:“在现代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是否真切衣钵到了武术的智慧?
- 上一篇:心若无尘,太极自来
- 下一篇:苍穹之下该如何进行锻炼
相关资讯
- 2015-09-26 ● 太极拳之好,超出你想象!
- 2015-03-11 ● 太极拳理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鸡汤
- 2014-05-26 ● 太极拳——新时代的天然美容护肤品
- 2015-03-19 ● 练拳的男人不变坏,练拳的女人不一般!
- 2016-05-10 ● 太极姑娘嫁给你,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 2015-03-23 ● 太极,是开启青少年智慧和右脑的训练方法
- 2014-12-13 ● 商界大佬为何钟情太极?
- 2014-11-18 ● *好的医生是自己,*好的药物是时间,*好的养生是太极!